13688846016

风波不断,多数国际名校停办。

2022-01-13221
近这段时间,哈罗公学风波不断,海口哈罗爆出学校申请的是普通高中牌照,所以海口哈罗学子虽说在读国际学校,但仍然面临必须参加中考才能入学的尴尬境地


但,就在刚刚,哈罗国际学校官方公告发布通知,哈罗礼德正式宣告暂停办学!

图片


无独有偶,上月英国私校威斯敏斯特公学突然宣布,其在海外授权的一所学校——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以下简称“成都威敏”)已经结束运营

图片

不只是成都威敏落地被终止。据了解,目前已有多所英式学校在中国的发展计划遭到搁浅:

  • 上海嘉定修士倍励学校,原计划今年9月开学,目前已终止办学;

  • 浙江嘉善惠立学校,原计划于2022年开学,现已终止办学;

  • 四川德阳国王伍德学校,开学日期不明朗,现同样确认终止办学;


大湾区,原本预计于2021年秋季开学的博颂莱爵深圳校区和东莞曼彻斯通松山湖学校,也并未能如期在今年开学。

为什么这些国外名校陆续停办?

图片

纵观近落地的政策,或许是因为2021年4月国务院颁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不得举办、参与举办或者实际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图片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就连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了相关事件。


报道称, 受中国近期“双减”政策等影响,英国私立学校在中国的扩张放缓。影响英式学校落地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5月开始已经停止审批设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并且部分省市对于民办学校的课程和外国教科书的使用进行限制。

众说纷纭,但大多数还是担忧的是:双减政策下,国际学校的学生也要被迫接受体制内的教育了,受影响的应该是没有海外身份在国际学校上学的学生吧?

国际学校的认证资质重要吗?

图片


国际学校资质认证相当于是提供了一种质量控制的标尺及许可证,判断这个学校靠不靠谱。一般来说,学校必须要得到教育部门的许可后才能开始办学,否则就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无法开学。

以哈罗为例,哈罗国际学校是拿到教育局颁发的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资质的,都是统一经过了教育局的审批。其他国际学校的资质是一般是民办学校资质,拿了民办学校资质的国际学校,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学校;相比纯外籍国际学校的资质,民办学校资质申请难度就要低一些。

图片


一句话概括:这些停办的学校都是办学资质不合格。就算拿到了民办学校资质也是需要参加中考才能入学。

据数据统计,国内的多半国际学校都是培训资质,而哈罗礼德是K12一贯制双语学校,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必然是不能使用培训资质办学招生的,以此类推,同类学校申请普通高中办学资质将是一种必要趋势。但通过培训学校的办学许可证举办国际课程的现象,并非个案

以往,一般开设在国内的K12民办国际化学校或者国际高中只需要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就可以正常开展相关国际课程。


但近期由于政策影响,即便拥有培训学校办学资质,这类国际课程培训机构、“国际学校”、“国际高中”也将正在迎来“大洗牌”。

第二身份,进可攻退可守

图片


很多家长都知道,国内的公立体系很难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于是大部分家长都选择让孩子入读国际学校,许多国际学校也提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全球国际视野的人才。

然而,一些优质的国际学校,特别是外籍学校对孩子的“身份”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拥有大国绿卡”或者“护照”才能达到学校的准入门槛。

图片

在国内双减政策下,想通过花钱来获取更优教育资源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不少家长开始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规划:是继续选择传统的体制内升学道路,从挤独木桥变成“开盲盒”;还是帮孩子换一条体制外的赛道。

近许多家长也表示取得第二身份迫在眉睫。

图片

配置海外身份,更换精英教育赛道,将给孩子带来更长远、更广阔的教育优势,轻松实现教育“内外兼顾”,是当下父母为子女所能做的深谋远虑的布局和铺路!

与国际教育接轨,为申请进入国际学校提供便利。另外,拥有海外身份,孩子在求学、求职、学费上都可以有普通留学生无法获得的优惠待遇。

转换一个身份,进可攻退可守,孩子出国读书可以享受和国外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和社会福利,在国内升学也会多一份不可比拟的优势,外籍学生免试入读国内知名院校。

图片
图片



明星项目 特惠活动 焦点 >>